当代教育名人——于雅娟

发布:2012-07-12 09:09 阅读:2448 次 【 字体:

当代教育名人——于雅娟

“我要把一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于雅娟

小学教师,常被人们称为“孩子王”。是个普通,甚至是不引人注目的角色。可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一个普通人却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用毕生辛勤劳动的汗水,创造出了突出的业绩,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她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40年,46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1956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1987年出席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同时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5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她就是特级教师于雅娟,昌图县人,女,193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函授中师毕业,1949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昌图县八面城实验小学,昌图县实验小学任教,曾兼任昌图县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铁岭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1989年退体。

于雅娟在学生时代就羡慕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家乡解放后,她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然而在建国初期,当她面对着一群早已过了入学年龄,个子高矮不齐,年龄大小不一,有求知渴望,但不懂学校规矩,带着一身野性的学生时,于雅娟深深体会到了一名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做教育工作的艰辛。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于雅娟坚持不断充实自己,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小学教师业务讲座》、《班主任工作》、《党的教育方针》等等,以挤、钻、恒的学习精神,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知识的精华,不断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常常是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烧火做饭一边看书……。虚心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主动学习别人怎样备课,听别人怎样讲课,同别人一同家访……。人生的旅途上,时光的车轮不知碾碎过多少意志薄弱的人的梦想,而于雅娟却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钻研、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梦想变成了现实,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她常讲:“要想教育好孩子,不但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孩子们的心里,只备课不备人是教不好书的”。认为:只有不善于做教育工作的教师,没有教育不了的学生。她经常和学生们在一起,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特征,进行细心的分析研究,以进行针对性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学为教服务的教学观,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群言堂”,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特别在语文教学上,于雅娟创出了对汉语拼音、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一系列新方法。以打好汉语拼音、汉字基本笔划、笔划规则和写字规则的“四大基础”,在低年级进行“集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创出了“基本字带字”、“同音字归类”、“偏旁部首归类”的识字新方法。使一年级平均每个学生识字1680个,三年级学生识字可以过关,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把集中识字和提早进行读、说、写能力的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读说写能力,使一年级下学期有80%学生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用词造句基本过关,能口述段意;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看图说话再写成短文或连词成短文字数可达180多字,有一半学生能阅读课外读物;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命题作文能达到会编写写作题纲,围绕中心选材,结构较完整,课内作文最多的字数可达686字,大多数学生能写出460字以上的记叙文。于雅娟还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以巧妙的演示和主动形象的语言,把机械死板的知识讲得栩栩如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多方面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于雅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她备课一节不苟,板书一笔不苟,教学语言一句不苟,批改作业一字不苟,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铺平学生成长的道路。

在于雅娟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把培育人的神圣职责和关爱人的真挚情感融为一体。五、六十年代,多数群众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个叫王淑芹的女孩子,夏天还穿着棉衣站在教室的房檐下,不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于雅娟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母亲早亡,父亲在外地务工,家中只有一个70多岁的奶奶与之相依为命,于雅娟就把自己妹妹的单衣拿来给她换上。一个叫杜宇的学生,是一个7个月降生的早产儿,身体不好,经常胃疼,每天中午带饭,于雅娟就天天给他热饭,并时常从家中拿些面食给他吃,一直把杜宇送入上一年级。一个叫赵淑贤的女孩子,从小得大脑炎留下严重后遗症,上学后根本不知道1、2、3……,于雅娟接纳了她,费尽心思地进行特别启发式教育,陪她拍皮球、扔石籽,边玩边数数,反复练习,耐心开导,当升考二年级时,赵淑贤的算术竟得了80分。于雅娟还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些钱为学生们买常用药品,在班级建起了卫生角。

几十年里,于雅娟的一系列教学经验,曾在县、市、省级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作观摩教学百余次,自制教具60余种,千余件,制做幻灯片50余组,其中“电子正音板”“拼音区别指示器”等教具,曾在辽宁省教具展览会上展出,受到高度评价。从1960年起,她总结专题教学文章20余篇,撰写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智力》等8篇文章分别刊载于国家、省、市级报刊上,有17份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省、市、县进行推广。她率领“于雅娟教学小组”成员还先后成功地为省、县进行了“五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和“十年一贯制”的学制改革试验。

她象蜜蜂,对人类无所求,却酿造出香甜的蜜;她象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于雅娟用自己令人信服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业绩,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闪光的篇章。1985年以来,于雅娟的事迹和教学经验先后被收入《中国人各大辞典》、《中华群英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等辞书中。

(史金龙)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39.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