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辽北妇女

发布:2017-12-04 14:32 阅读:1924 次 【 字体:

邬海文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派2万干部,10万大军进入东北,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派到辽北开辟工作的大批干部中,有一批老区妇女干部。她们到辽北后,立刻投入到党领导的一系列民主改革运动,发动妇女为建立东北根据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而努力工作。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宣传共产党及其所领导军队的性质、任务,党的政策和主张。她们本着“男女一齐发动”的方针,和其他党政干部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方面向妇女宣传党的主张、方针、政策启发妇女觉醒,提高妇女的阶级觉悟,唤起妇女起来参加反封建的斗争,争取翻身解放;另一方面在城乡妇女中建立妇女组织,团结广大妇女,确保党的各项革命任务的完成。

妇女组织是随着建党建政工作的开展而建立的。1946年8月以前,各县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建党建政,坚持前沿斗争。由于战事频繁,干部不足,群众刚刚发动,全区的妇女组织还不够健全。除法库、铁岭、西丰等县建立了妇联组织外,多数县、区只配了妇女干部。广大农村随着村级政权的建立,普遍建立了妇女会。1946年8月以后,由于敌人大举进犯,各县先后撤离本境,辽北成为敌占区。农村妇女组织基本停止了活动,但在东部山区根据地的妇女仍坚持斗争。1947年,随着东北战局的变化,各县委返回本境后,陆续恢复农会和妇女组织,坚持对敌斗争。1948年末和1949年初,各县相继建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各区配备了专职妇女干部,村妇女会普遍建立。当时,地委没有工、青、妇群团组织。各县妇女组织除接受县委领导外,还要接受省妇联的领导,各县妇女组织率领妇女为辽北的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

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发动,广大贫苦妇女大开眼界,迅速提高了阶级觉悟。她们冲破封建思想束缚,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各区、村妇女会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利用各种节日,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宣传。昌图三区,在1946年“三八”妇女节时,举行纪念“三八”节大会。在纪念大会上妇女情绪很高,唱歌、演戏、扭秧歌。大会以后,有的妇女说:“这回我们也和男人一样,可以到区政府参加大会了。”“长这么大岁数,也没有到街里来过一次,也没听说过还有个‘三八’节,是妇女解放的日子。”有的男同志看过戏后说:“戏演得真好,越看越有意思,真受教育。以后也得叫我老婆参加各种活动。”

活动在辽北的辽吉一分区的宣传队,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加党的中心工作、支援战争上起了重要作用。他们自编自演的揭露国民党腐败的《如此中央》,表现翻身不忘子弟兵的《劳军》,配合反奸清算、土改斗争演出的《血泪仇》、《反反把斗争》及配合大生产运动演出的《光荣榜》、《兄妹开荒》、《干活好》等,都很受群众欢迎。在演出《血泪仇》时,每次都有7000—8000人观看,扩大了革命影响,焕发了劳苦群众闹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热情。在这支宣传队中有不少女队员,她们都是宣传队的骨干。如烈士女儿林波参加宣传队时只有14岁,即能表演,又能唱歌;被称为“大姐”的刘志同志,不但参加演出,还经常做队员的思想工作,起到了“大姐”的作用;柴影是昌图县人,国高毕业生,1947年宣传队从奈曼返回辽北时,她参加了宣传队。在土改运动中,为配合土改斗争和生产运动,她冲破封建思想束缚,在《干活好》剧中扮演了一个二流子妇女,演得活灵活现,受到观众的好评。宣传队平时深入到群众中搞社会宣传,教群众唱歌、扭秧歌,参加土改斗争。战时,除做战场鼓动外,还做战勤工作,动员担架,接收俘虏,掩埋烈士遗体等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为适应工作需要培养干部,辽西行署在法库成立了民主学院,辽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了辽北学院,辽吉一地委在康平建立地委党校,辽吉一专署在法库成立辽北六中。各县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需要,举办各种训练班。参加学习的有城乡中小学教员,区、村党员干部,社会青年等。在学员中女同志占一定比例。她们经过学习,武装了头脑,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增强了革命信心。如法库民主学院第一期学员中的20多名女同志,她们在民主思想鼓舞下,自动组织起来向伪县督学胡广清进行了一场严肃的清算斗争。斗争会群情激愤,呼喊“反对奴化教育”等口号,女教员呼金锷愤怒地检举、揭发了胡的罪行。秀水河子战斗打响后,民主学院学生队长王敏新(张维华爱人)主动组织学员到前线去慰问。

拥军支前

为保证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再失去,在“翻身打老蒋”的口号鼓舞下,广大妇女极大地激发了革命热情。辽北地区出现了“母亲叫儿打老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局面。开原县新边一个村,第一次动员参军时就有60多名母亲领着儿子,妻子拉着丈夫报名参军。1948年,昌图、昌北两县人民为支援辽沈、平津战役共动员2642人参加解放军。当地群众还编了歌谣:

参军,真光荣,

打土豪,斗劣绅,

铲除汉奸,拔坏根。

参军,真光荣,

同胞得解放,人民得翻身,

打到南京去,消灭蒋家军。

辽北地区处于沈阳的外围,是辽吉、南满根据地的前哨,是敌我反复争夺的主要地区,战事频繁。因此,辽北人民支援战争的任务十分繁重。1946年春秀水河子战斗和大洼金山堡战斗,是东北民主联军进入东北初期打的二次大战斗。当时,从部队集结到战斗结束,所有的粮草供应、支前物资、担架、车辆及伤员护理全由法库、昌图、昌北等县人民承担,法库、昌图、昌北等县人民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洼金山堡战斗时,大洼街内设立了战地医院。由于伤员多,医护人员少,昌北县委在大洼街组织动员家庭妇女、中小学教师等100多人,在大洼区妇联主任兰森的组织下,对伤员一个一个进行安排,学校住满了,有些青年妇女把自家的房子让给伤员住,被褥给伤员铺。同时,她们协助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伤员。

1947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奉命回歼驻鸡冠山的国民党207师一旅三团和一个榴弹炮营。在战斗中沈铁抚联合县苍石村妇女,在优军模范吕景春带动下,组织妇女救护队,把伤员从战场上一个一个地抬下来。一个新结婚的妇女,把自己的新被褥拿出来给伤员盖,见绷带不够用,把被里扯下来做绷带。

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当时各县都设了兵站,不分黑天白天接送伤员。老百姓把房子腾出来给部队当医院。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村村有医院,户户设病房,人人是看护”。1948年春,东北人民解放军将在铁岭县鸡冠山战斗负伤的38名伤员转送到西丰县高力墓子(今振兴村)临时医院,得到该地干部和妇女的精心护理。为了给伤员增加营养,高力墓子、野鸡背(今和隆)两村人民5天内自动送鸡蛋1350个。

辽北广大妇女还开展了献款献物支援前线,慰问子弟兵活动。1946年春节期间,正是秀水河子战斗前夕。法库县组织广大妇女开展拥军周活动。城关区成立了拥军委员会。组织了秧歌队,从正月初三开始向驻军拜年,慰问民主联军,并将收到的钱物赠送给部队。

“一切为了前线,全力支援前线”已成为辽北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她们和男子一样出战勤,送军粮、军菜。为部队做军服、军鞋。1946年6月省委决定在铁法地区征一万匹布,为部队赶制冬装。铁岭县乌巴海村,集中几十台缝纫机,妇女们突击加工军装,一批一批地送往部队。1947年,昌北县大洼区孟家村的19岁妇女会主任孟秀德,发动全村妇女提前完成纺线批子的支军任务,深受群众和领导的好评。为支援前线,全区妇女积极为部队做军鞋,晒干菜。西丰县广大妇女从1946年到1948年共为部队做军鞋43600双,仅1948年冬支援平津战役一次就做军鞋8900双。康平县妇女为部队做军鞋10160双。在1947年秋季攻势时,只有300户人家的开原县新边一个村的妇女就为部队做军鞋600多双。1946年到1948年西丰县为部队晾晒窝瓜干、萝卜干、茄子干、豆角干、黄瓜干等174900斤。仅1948年冬支援平津战役一次就献干菜68000斤。据1948年不完全统计,昌北全县妇女为前线战士晾晒干菜达17000多斤。老百姓编了《晒菜劳军歌》:

秋天里,一片黄,

家家户户晒菜忙,

干茄子、绿豆角、

萝卜条子细又长,

左一绳,右一筐,

搭满院子朝阳光。

各种蔬菜多晾晒,

晒好干菜送前方。

战士打仗为老乡,

老乡晒菜表心肠。

饭足菜全吃得饱,

打得敌人心胆寒。

人民战争威力大,

凯歌声中红旗扬。

掩护干部传送情报

在艰苦的1946年敌后斗争中,一次法库桃山据点的敌人突然袭击孤树子村,并挨家挨户搜查。当时法库一区政委王士昌正隐蔽在该村赵海山家里。赵海山的女儿赵佩霞机智地把王士昌藏在她家的大躺柜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法库县鲍家屯的曲大娘为了掩护被敌抓捕的二区妇女干部刘建英,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敌人抓去,遭到严刑拷打。

1946年,在敌人大举进攻的形势下,昌北县区武装北撤时,县委书记李滔的爱人兰森因怀孕,不能随军北撤需要留下,隐蔽在群众中,兰森在安淑文及其亲友的掩护下,多次脱险。最后安全地生下孩子,转移到解放区。安淑文开始把她隐蔽在婆婆家,因敌人悬赏搜捕日紧,经过多次转移,最后来到安淑文的外婆家。在兰森要生小孩前,安淑文筹措了一些钱款和小孩衣服,在二哥的帮助下,机智地躲过国民党的搜查,到四平入了产院。安淑文从四平返回昌北探听消息时,受到国民党的追查。安的父亲(开明地主)卖掉一万公斤大豆,买了金手饰和“小宝”等物送礼才算了了此案。最后,兰森在安淑文爱人的同学李风桐(在长春读书的爱国青年)帮助下,于1947年3月经长春安全地到达解放区。

1946年下半年,敌人大举进犯辽北,开原县保安团撤往辽东地区,开原县五区区长谷昆,率领五区武工队坚持留下来在东部山区打游击。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三家子村的一个12岁小女孩经常为武工队了解敌情,传递情报,使武工队能够在敌占区机动灵活地同敌人周旋。他们捉恶霸,炸据点,行踪倏息不定,敌人无处可寻。十几个人身穿单衣,夜宿草棚,爬冰卧雪,意志不减,终于迎来了大反攻的胜利。

1946年8月25日,辽吉一地委、一分区刚刚撤出康平,国民党军就占领了县城,紧接着在全县城乡开始了大搜捕。白色恐怖笼罩康平大地。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地下交通员朱大娘没有被吓倒,经常以卖菜作掩护,到当时的金海楼大车店、王家店等处,侦察敌情,并把情报用猪吹泡包好,以拾柴为名带到城外,送到指定地点。从1946年8月到1947年4月,朱大娘一家人先后送出情报十多次。

1946年冬的一个深夜,侦察排长金运光化装潜回康平,为解放康平进行侦察摸清敌情。在朱大娘的掩护下,他们走街串巷,了解敌情,一连在敌人眼皮底下转了三天,圆满完成了侦察任务。

沈铁抚联合县城工部领导下的地下工作,有许多女同志参加。交通员吴瑞英便是其中之一,她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解放区送情报,有一次,在铁岭城里险些被敌人发现逮捕。

参加土改和大生产运动

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了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各县普遍开展了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打击敌伪残余势力的斗争。在斗争中,各村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带领群众通过召开斗争会,上街游行示威等形式开展对地主阶级的斗争,迫使地主、富农减租、减息借粮。开原县八棵树村,在反奸清算斗争中多次召开斗争地主的大会,每次会第一个起来控诉的大都是妇女。分地主家财产时,妇女会主任带领妇女到被斗的地主家里翻东西。地主把好东西藏起来,妇女会就把枕头、破被扯开检查。在分配果实中,妇女会坚持男女平等,不徇私情,监督管理,不准任何人私自留下东西。

1947年7月10日,辽吉一地委在康平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全区从7月到12月底,先后举办了土改训练班,斗争和镇压反清算的地主、富农,掀起了土改高潮。昌图县是群众基础较好的县,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妇女都参加了土改斗争。在斗争会上一针见血地面对面地揭发控诉恶霸地主的罪行。西丰县广大妇女从1946年到1948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反奸清算和土改运动。在消灭封建制度、打击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觉悟。

铁岭的土地改革运动,从1947年7月开始到1949年2月全面完成。各县共分土地4835616亩,平均每个农民分得土地2.4—6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改解放了生产力,翻身农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心情无比高兴。全区人民在地委的领导下,为改善生活,支援前线,掀起了大生产运动。1948年初,东北局妇委和辽吉省妇委发出“发动妇女参加全民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全区妇女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形成你追我赶的生产竞赛高潮。

在解放战争中,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男子参军参战,奔赴前线,农村劳力明显减少,发展农业生产的重担历史地落在妇女肩上。妇女们在“劳动光荣”的口号激励下,积极响应“男子上前线,妇女搞生产”的号召,打破千年陈规旧俗,走出家门,奔赴田间,参加农副业生产,顶起了“半边天”。

春播季节,男女老少齐出动,克服了劳力、畜力不足,人缺口粮、畜缺草料等困难,较好的完成了春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春播时,康平有13000多妇女参加劳动。三区马家屯全村妇女劳力共387人,其中有66人参加刨楂子、送粪和压地;有34人在家纺织,搞副业生产;其余287人下地挖野菜解决口粮不足。夏锄期间,广大妇女下地锄草、间苗。1947年秋国民党交警总队到中清河围剿时,民兵随县大队转移到山上打游击,青年男子当兵上山打仗,壮年男子出民工抬担架,在这种情况下,中清河妇女主任带领全村妇女顶起了半边天,下田收割粮食,家里和地里农活全包了。

为了解决穿衣用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广大妇女还发展家庭养猪、养鸡、纺织、编织等副业生产。昌图县五区四合村妇女普遍参加了各种副业生产。该村的两个自然屯开展了劳动竞赛,全村涌现出10个女劳模。

各县、区为了鼓励农民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于1948年秋先后召开劳模大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劳动模范除奖给“翻身不忘本,勤劳扎富根”的证书和奖品外,对贡献较大的还奖励家具和马匹。昌北县在表奖的劳模中,有3名妇女获一等奖,6名妇女获2等奖,7名妇女获3等奖。康平县在1949年初召开的劳模会上有女劳模40人。昌图县三区召开的劳模大会,吸收各村妇女干部参加,女劳模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

(作者系中共铁岭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553.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