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宣教 党史图展

井冈山女红军曾志的铁岭情结

发布:2017-12-04 14:04 阅读:1859 次 【 字体:

在中共铁岭地(市)委历任组织部部长中,最著名的当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作为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曾志与贺子珍、伍若兰并称“井冈山三朵花”。她的一生都前进在革命和建设的路上,出生入死,艰险坎坷。因为工作关系,笔者从1985年10月至1998年6月,曾经先后6次采访曾志、其中4次是到曾志家采访做客,与曾志老人结下了长达12年的友谊。

曾志(1911—1998),女,原名曾昭学,湖南省宜章县人。1911年4月4日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受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毅然走出家门,在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且改名曾志,寓意是表达其投身革命的坚强意志,彻底摆脱封建家庭的羁绊。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她从不示弱,同正规军战士一样站岗、放哨、打靶,成为坚持下来的惟一女学员。1927年春起,先后任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郴州中心县委秘书长。在腥风雨血的1927年,她多次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并且参加了湘南暴动,当选为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秘书长,后担任郴州红军第7师党委办公室秘书。1928年4月随军上井冈山,先后任红4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4军组织科干事、红4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她与贺子珍、康克清、贺怡等人一起成为最早上井冈山的红军女战士。1930年6月,她奉命赴厦门开展白区工作,担任秘密交通、联络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南、闽东特委组织部长。曾志的前两任丈夫夏明震、蔡协民都是革命烈士;她在1932年与陶铸结婚,婚后不到一年,陶铸奉命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不久便被捕入狱。曾志同叶飞一起坚持在闽东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任过省委妇委书记、特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9年12月,赴延安入中央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秋,任中央妇委秘书长。1941年生下了与丈夫陶铸惟一的女儿陶斯亮。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沈阳市委委员、中共铁西区委书记,中共辽西(辽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辽吉(辽北)省委委员,辽吉一地委路西工作委员会书记、辽吉(辽北)五地委副书记,中共沈阳市委常委、职工部部长,沈阳市工会、妇联筹备处主任。1949年5月任武汉市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中共第八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铁岭这个地方,曾经是曾志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战斗过的地方,在她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是在1945年12月至1947年9月,曾志在铁岭地区先后担任中共辽西(辽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辽吉一地委党校第一任校长、中共辽吉一地委路西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1945年11月25日,中共辽宁省工作委员会分两路由沈阳撤出,其中一路由陶铸率领撤往中长铁路以西的新民,在法库县城成立中共辽西省委,陶铸任省委书记。1945年12月初,中共辽西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辽西第一地方委员会,撤销铁岭中心县委(即铁岭地委),其所辖的各县并入辽西一地委,任命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孔原兼任辽西一地委书记、铁西区区委书记曾志任辽西(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管辖铁岭、开原、沈北、法库、康平并统一指导沈阳市的工作。孔原、曾志召开了干部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宣布了干部任命,布置了工作。当时,辽北地区是辽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最激烈、战斗最频繁、环境最危险、工作最艰苦的前沿地区。曾志在没有地委书记、专员的情况下,负责主持地委机关的日常事务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先后转战铁岭、法库、康平等地,领导和参与中共辽西(吉)一地委的建党建政、建立地方武装、建立第一道防线、创办地委机关刊物《工作往来》、发动群众、组织秀水河子战斗的支前。

1946年4月,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向北进攻,中共辽西(后改辽吉、辽北)省委书记陶铸带领机关由法库撤往郑家屯;她告别了丈夫陶铸,留在了斗争的前沿地区,随一地委机关由法库撤到了康平,开展了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开拓地、剿匪反霸、创办地委党校、培养当地干部等一系列工作,直至1946年8月24日从康平县城撤出、组织东进反攻。在曾志等人的领导下,辽北人民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的洪流之中,为辽宁和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志历任武汉市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中共广州电业局党委书记,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常务委员、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批判并被遣送到粤北农村劳动。1972年被周总理安排到陕西临潼的部队干休所定居。1973年毛泽东主席回忆井冈山的战友时说:“陶铸是陶铸,曾志是曾志”,亲自批准曾志回到久别的北京治病定居。1977年12月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组织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使大批老干部和科技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83年离职休养,在党的十二大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任中顾委临时党委副书记。

虽然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但人们没有忘记昨天。从1985年10月开始,在原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的提议和领导下,中共铁岭市委开始征集整理辽吉一地委的史料。在北京万寿路的中组部干部住宅楼院内,曾志在家中接受了笔者的访谈,曾志用半天的时间回忆了当年的历史,由笔者整理出曾志解放战争时期在铁岭的第一篇回忆录,并且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还推荐熟悉当年历史情况的王贵忱先生协助完成史料的征集任务,留我们在她家吃晚饭,然后让她的司机开着她的皇冠牌轿车送我们回德胜门外的辽宁饭店。曾志从此与笔者书信、电话往来不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7年8月12日下午,笔者应邀来到北戴河的一幢别墅,再一次见到了曾志老人家。曾老爽快地接受了去铁岭参加座谈会的邀请,不但“逼”着我们吃了一个大西瓜,而且与笔者合影留念,走的时候还送给我们当时比较少见的甘肃产白兰瓜。1987年9月10日至14日,铁岭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召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辽吉一地委老干部座谈会”,审定辽吉一地委时期的活动史料。中顾委委员、原中共辽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曾志应邀参加座谈会。在龙山宾馆的楼门前,走来了一位面庞清瘦、头发花白、身着深蓝色涤卡制服,手腕上戴着一块发黄的天津牌旧手表,裤子的膝关节处还打了一块不易发现的补丁的温文而雅的老人。她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脚步轻快利索。她就是大家久已闻名的老红军曾志。她面带笑容向大家走来,同大家一一见面握手。她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及艰苦朴素的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她老人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曾志主持了座谈会,并且在座谈会上作了中心发言,她手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逐字逐句地读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介绍辽吉一地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的相关情况,充分肯定了解放战争时期辽吉一地委在坚持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的重要作用和建立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意义,而且在会议期间接受了《铁岭日报》记者的专访。曾志还在笔者的笔记本上签名留念,写上“奋斗”两个大字。9月15日至16日,曾志在铁岭市委书记徐文才、市政协主席陈福隆陪同下到40年前工作过的法库、康平等地参观访问,看望干部群众,祭扫了康平县“辽吉一分区烈士陵园”,勉励大家要发扬革命传统,迈开改革新步伐,把革命老区建设好。曾志为了不影响铁岭市县干部的日常工作,毅然决然地决定离开铁岭,她在临行前婉言谢绝了群众送来的小米、大豆、高梁米等土特产品(总计15斤),更给当地的干部群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曾志从铁岭走了,带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带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带着对于真理的执著追求,带着康平人民的赞誉,带着……离开了她曾经战斗过的铁岭。

1988年6月,曾志在北京辽宁饭店主持了辽吉一地委史料终审会,并赠送给我一册精装本《陶铸文集》及一套两枚纪念陶铸诞辰80周年的邮票,还在书的扉页上为我亲笔签名留念,而且还是当时惟一的一本签名书,要求编写党史要实事求是,谴责了工作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阿谀奉承倾向;1997年1月24日,笔者惦念曾志老人家的病情,托人捎去了记叙陶铸夫妇在铁岭活动情况的著作《辽北古今纵横》、并写了慰问信,曾志老人家捎口信给我表示感谢,鼓励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并且将陶斯亮大姐签名的《曾志的故事》一书回赠给我。1998年4月,曾志老人家派程沛森来铁岭找到我,让我对《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中有关铁岭及东北的部分进行核实、补充、订正,说她相信我一定能够完成好这件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用两整天的时间阅改了有关铁岭及东北的部分,程沛森对此十分满意。不料,1998年6月21日21时39分,曾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根据曾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活动,遗体于6月26日在北京火化。老人家留下遗嘱,把省吃俭用节省的6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陶铸的家乡祁阳和她的家乡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在曾志逝世后的一个月,《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上下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她在辽吉一地委时期的活动占有较大的篇幅。在书中,曾志毫无保留、毫无隐瞒地剖析了自己的一生,包括当事人的很多对话,披露了信件、会议、活动和各级成员组织、相关的人事背景等大量独家史料。源于她的特殊背景和身份,在书中她更是详细地记载了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和胡耀邦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及夫人们的具体交往生活场景。曾志老人家没有忘记我,委托有关人士从广州给我捎来了一套她的回忆录,遗憾地是老人家再也不能给我签名留念了。该书后来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2011年3月,在曾志老人家百年诞辰之际,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并更名为《百战归来认此身——曾志回忆录》。2010年11月7日至12日,铁岭市首期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利用休息时间,学员们看望了曾志的孙子石金龙,不能不说曾志老人家与铁岭有缘。

(作者系中共铁岭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66.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