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宣教 党史图展

悲壮的抗联一军三师西征

发布:2021-12-23 09:32 阅读:6343 次 【 字体:

悲壮的抗联一军三师西征

李铁男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在与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断绝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打通与党中央和关内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直接联系,改变东北抗日联军独立作战的局面,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杨靖宇将军指挥抗联第一军进行了两次壮烈的西征。1936年抗联一军一师第一次西征失败后,西征的重任落在了抗联一军三师的肩上。

抗联一军三师是杨靖宇亲自创建的一支英雄的红军队伍。1935年8月以后,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大。根据“三三”制建制的要求,于1936年5月间,在兴京县草盆沟正式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王仁斋,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恒,政治部主任柳万熙。1936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直属部队总兵力达到3000余人。这时抗联一军三师下辖直属部队第五、第七两个团,共700多人。加上联合抗日武装苏子余部300多人,金山好400多人,总兵力也有1400多人。三师成立后,在包括抚顺、开原、柳河、西丰等县在内的区域里进行抗日游击斗争。

(一)

1936年11月下旬初,抗联第一军在本溪县荒山嘴子密营召开一军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就三师主力进行西征的行动计划,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一致同意三师直属部队组成骑兵部队,以行动快捷来实现一军的第二次西征。主要目的是到长城附近寻找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接头,争取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直接领导与指挥。

任务明确之后,开始逐项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发现“虽然按时完成了筹集马匹、调査了解进军路线等工作。但军马、用具和技术等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杨靖宇总司令提出限期半个月,抓紧解决,并正式下令:12月6日由抚顺三块石根据地岀发。行军路线必须走各县的擦边地带,白天休整夜间行动,要把各个路过的地区的向导找齐。第一关是穿越“奉海”铁路,须从兴京、抚顺交界的汤图村山道插过去东行。三师的骑兵要与步兵配合。在清原苍石车站至斗虎屯车站路段之间,五团长胡权忠、七团长于胜武率步兵在两翼展开,掩护三师主力骑兵300人分三路横越铁路线。如发生战斗由步兵与之周旋,骑兵要集结在清原的树鸡沟补足给养。第二关是闯过辽河天险,骑兵部队可于清原、铁岭的边境西行,进入铁岭、抚顺、沈阳三县边境地带的横道河子隐蔽。而后布置侦探辽河渡口,化装分头潜入铁岭、法库、沈阳、新民之间凡可渡河之地探明敌情变化,力争“三九”天突破辽河天险。渡河后经彰武南下黑山、北镇交界的医巫闾山,前去锦州大榆树屯西部林区。在那里与金广训、赵侗的队伍会合。假如他们已去长城燕山一带,三师要在当地找向导。万万不可走锦州大凌河、望海一线去接近山海关,一定要绕道潜行朝阳的松岭西走热河青龙县,在远离长城北面封锁线50里外的燕山山脉的灵雾、云雾两座高峰附近的偏僻村落去寻找中央红军的东征部队。必须见到高级首长才可出示证件。

王仁斋用一张新近出版的伪满洲国地势图标上行军路线,呈给杨靖宇检验。杨靖宇看过后即兴赋诗曰:一条红线指边关,绘图容易实践难,铁骑西进凭智勇,不到长城非好汉!告别时,军党委成员起立,一致祝贺三师西征成功!接着唱起《西征歌》“南方红军,已到察绥,眼看要出关;西征大军,夹攻日本,赶快去会面……”歌声荡气回肠,以壮行色。

(二)

抗联一军三师自本溪外三堡荒山嘴子会议之后,即按总司令杨靖宇的指示,抓紧进行了西征准备。12月6日,王仁斋、周建华、杨俊恒、柳万熙率骑兵部队由抚顺三块石根据地出发。12月7日,在清原斗虎屯路段顺利地越过了奉海铁路,并将骑兵近400人编成两个大队,分作前后两部。

按总司令杨靖宇的方案,部队在各县交界地区夜行昼伏沿“奉海”铁路以北西行。先组织3个小分队探路,而后大部队跟进。但敌人的讨伐部队密布在奉海路两侧各村落,使抗联一军三师西征部队无法按原定行军路线走近路,被迫利用山川地势,同讨伐的敌人兜圈子。

虽然抗联一军三师是骑兵部队,但不能快速前进。从清原县夏家堡,转向西丰县小杨木林子、经过开原县聂家沟(今清河区聂家乡)、铁岭县鸡冠山,绕行山路到了抚顺县哈达,在出发向铁岭县横道河子挺进时,同“三省”“文明”“靠山”“东来胜”“占东边”“老来好”,等六七帮山林队相遇,其中有些首领曾在“老北风”韩邦振带领下,在查家堡子(今新宾县红土庙子乡查家村)同红军接头时,见着过杨靖宇。在联络人员接头时,误把体貌酷似杨总司令的杨俊恒,当成了杨靖宇将军,拦在途中要求面见杨总司令。抗联一军三师周建华赶紧出面接待他们说:我们是杨总司令的部下,奉总司令的军令正执行任务,过不了多久,我们完成任务回来,即约诸位去见杨总司令。现在我们的任务紧急,不能耽搁行程。山林队“占东边”首领说:我们听望哨的说昨天还见到过杨总司令呢,穿件满军大衣骑着高头红马、人长得赤红脸盘、大眼睛、浓眉毛,咋今天就见不上了呢?师长王仁斋出来解释:总司令未随部队上来,再多问只能说军机不可泄漏。请诸位带队伍坚持在这一带打游击,待我们回来即约你们去见总司令。凡是抗日的,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之后,众首领才同意在抚顺北部与铁岭交界地带活动。

当抗联一军三师西征部队挺进铁岭县横道河子时,即派小分队向辽河各渡口侦探敌情,探知山林队“东来胜”,已被兴京县伪警务科招降。“东来胜”为邀功请赏,主动为兴京县警务科搜査班、抚顺县警务科搜査班带路,尾追第三师西征部队,并指岀红军骑兵部队有入关的动向,且探明部队中确有红军的“杨总司令”,正在指挥这支精干的骑兵部队,向辽河大桥及渡口靠近。据此,即电告关东军中枢,请求快速调集沈阳、彰武、法库、新民的日伪军,四出阻截。

对敌人的这一动向,抗联一军三师党委即在铁岭县李千户镇小屯召开了紧急会议因应对策,决定兵分两路:第一路由杨俊恒、柳万熙率150名骑兵将敌诱走,待到了铁岭县阿吉,虚晃一枪,再向西行军,抵法库的辽河渡口三面船南岸的石佛寺,与师部会合;第二路由王仁斋、周建华率主力200多骑兵,出新民县三道岗子,相约于1937年1月10日到石佛寺与第一路会合。

由于抗联一军三师两路分兵“牵敌”“诱敌”,日伪军沿途拦截部队连连失利。1月10日(“三九”第二天),抗联一军三师迅速将一分为二的部队合二为一,会合于法库石佛寺河滨树林中。

据三个“探路”“探渡”的小分队报告:由于天气反常,虽已届“三九”,辽河却尚未完全封冻,河中流冰温度极低,探测河深处有两人合高之深,无法强渡,而三面船渡口一只渡船也没有。河冰虽流速较缓,设想搭浮桥就近又无器材,如现伐树扎木排,人可渡,而马不可渡,且须舍弃一大部分随军物资。

王仁斋、周建华临时与师党委成员商议对策,研究抢渡辽河大桥的方案。据侦察参谋得到的情报:敌人已将辽河各渡口全面布控,船只已在流冰期全部拉上岸。同时,敌人加强了辽河大桥的防守,增派一个团的兵力在桥头布阵,将大桥通道封死。据此情报分析,不可将骑兵部队用于攻坚战。经过商议,只有偷渡之策。师长王仁斋建议:后撤一段距离,部队运动到铁岭的柴河一带,发动群众寻求渡河办法,或就地准备渡河器材,待机强渡。师党委同意了这个建议。挥师于当晚向铁岭县新台子、催阵堡转移。部队出发不到半小时,开始狂风骤起,骑兵逆风而行,战马踟躇不前,到达新台子风停后,又阴云密布,以为要降大雪。但不多时,当头浇下来瓢泼大雨。抗联战士虽有军大衣护身,但立即被铜钱大的雨点,把全身打得湿透,还给胯下的战马增加了载重量。过1小时雨停了,但又刮起凛冽的北风,飘起清雪来。天亮时,指战员身上的棉大衣,冻成了坚硬的冰甲,随队而行的有几十匹无人骑的战马在嘶叫着。这时,才发现夜行军中体弱的战士,因冰冻而倒毙于路上。

周建华、柳万熙立即命人收容战马,并派出收容队返回原路寻找伤病员。未走出5里路,即被日伪军讨伐队追击。师长王仁斋当即决定:选拔身体强壮的战士,组成一支殿后队断后;又令各部分别突围,返回清原的湾甸子、沙河子根据地休整待命。

师长王仁斋、师参谋长杨俊恒二人带领100名战士于2月6日返回清原途中的头道湖堡子,突遭兴京县伪治安队拦截袭击。抗联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拼死厮杀,伤亡惨重,正在危急时,幸得在这一带活动的左子元部第二团闻讯来援,经两部夹击敌人而解围,使抗联一军三师得以回到湾甸子留守处的密营里休整。

政委周建华、政治部主任柳万熙,因在后边组织收容队,收容掉队伤病员20多名,而后改道走铁岭县柴河堡、开原县靠山屯、下肥地、上肥地,回到清原红土庙,联络了在那一带活动的“三省”“文明”等5帮山林队,约定春节过后,在兴京县的沙河子聚会,商谈参加抗日联军改编事宜。这次接头后才弄明白:抗联一军三师西征部队之所以被日军前堵后追,是山林队“东来胜”投敌后,密报日军造成的。周建华申明:杨总司令的确未曾随师西征。天下体貌酷似的人,多得是,不可乱猜疑。周建华要求各队首领协助安排了西征的伤病员,遂于2月9日(腊月二十八)率收容队返回湾甸子。抗联一军三师西征损失很大。开始西征时共有400多人的队伍,回来的只剩下百十来人。

(三)

2月15日,抗联一军三师派参谋长杨俊恒向杨靖宇报告三师西征情况。杨靖宇听了杨俊恒的报告后,拿出一份写好的第三师整训计划和指示信说:目前第三师的任务是休养生息,但仍须准备再度西征。我们是二十世纪的现代中国人,特别又是共产党人,要以自强不息、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为抗日救国做岀榜样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丹心要尽到救国救民的大业上!我们共产党人,便是精忠爱国的先躯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屈不挠的斗争,做出精诚的表率,决不虚掷年华!

抗联一军三师西征是抗联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1936年12月6日至1937年2月9日,抗联一军三师西征从出发到返回清原县湾甸子留守处共历时66天。英勇的抗联一军三师战士翻山越岭,隐蔽接敌,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地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虽然最终因天气原因无法渡河,并遭受巨大损失。但是这次战斗扩大了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插入了日本侵略者统治较为巩固的地区,使生活在那里的祖国同胞亲眼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正在同日寇进行坚决的斗争。相信这支纪律严明的抗日救国军队正是他们的真正希望之所在,从而扩大了抗日联军的政治影响,大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时至今日,伟大的抗联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铁岭市档案和党史文献中心宣教科科长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736.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