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辽北罪行录》第二编

发布:2012-06-29 10:41 阅读:5071 次 【 字体:

第二编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北地区的军事侵略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北地区军事侵略的由来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图谋已久。早在1874年3月,日本就出兵侵占台湾,向满清政府勒索了五十万两白银的赔款;1894年,日本又发动中日战争,并于次年4月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强行割去了我国领土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1901年,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参加国,在《辛丑条约》中,与各帝国主义列强共同获得了从北京至山海关路沿线的驻兵权。随着侵略的不断升级,日本在中国的军队数量不断增加。1901年10月24日,日本陆军部正式将驻中国的日本军队定编为“清国驻屯军”。经过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又从帝俄手中攫取了在我东北南部的特权。此后,日俄两国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把我国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也划为日本势力范围。日本政府把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领土,称之为“满蒙地区”。1911年,我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了中国华民国,但日本政府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并没有收敛。1913年,日本又正式将“清国驻屯军”改名为“中国驻屯军”,做了长期侵占中国的准备。当时日本在我东北设了一个军政合一的管理机构——关东都督府。1919年4月,日本宣布废止都督府,将原都督府下属的民政部和陆军部分别改为“关东军”和“关东厅”,成立了关东军司令部,统一指挥驻东北的日本侵略军。在关东军司令部成立的同时,日本对侵驻中国的日军称谓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将侵驻在中国平津地区的日军在编制上称为“中国驻屯军”,将侵驻中国东北地区的日军称为“关东军”。这种称谓变化已表明了日本欲永久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野心。

当时在东北地区归关东军司令部统辖指挥的日军战斗部队主要有两部分兵力,一是以维护“南满铁路”安全为名侵驻的“南满铁道独立守备队”及关东军司令部直属重炮大队,这是属于关东军编制的部队;另一部分兵力是名义上隶属于日本国陆军部,但实际上归关东军指挥的日军野战部队的一个师团,这个师团通常两年与日本国内部队换防。除此而外,还有后来划归关东军属于非战斗序列的关东军宪兵部队。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指挥的这些部队的兵力共约2万人,其中铁道守备队的兵力有5400人。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导演下成立了伪满洲国,使日本把我东北地区做为它的殖民地公开化、合法化。以后,他们进而又将东北地区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基地,辽北地区全部成为日伪控制地区。

日本军事武装最早侵入辽北的时间是在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

1904年2月,日本帝国与沙皇俄国为争夺在中国辽东半岛的殖民地利益,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场就在辽宁。对这场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外国战争,中国清朝政府宣布保持“中立”,从而使日本帝国主义毫无顾忌地把大批军队开进中国东北。日军对俄军不宣而战,日军采取肉弹战术,拼死攻下了沙俄军队固守的旅顺,而后,又驱军北上,追逐俄军。俄军退至辽阳,并集重兵组织奉天大会战。北上的日军在辽阳首山遭俄军顽强抗击,屡攻不下,伤亡惨重,后来,日军派人到辽西收买了冯麟阁、金万福的骑匪武装数千人,组成了所谓“忠义救国军”(当时人称“花膀子队”),这支骑匪队伍从辽西挺进,出其意,抄袭辽阳首山,夹击俄军,致使俄军大溃,丢辽阳又败沈阳、退辽北,日军乘势迫击,战火遂烧至辽北。

据现有资料显示,当时进入辽北的有3支日军:一支是以乃木希典为司令官的日军第三军,这支日军于1905年从抚顺、奉天方面北追俄军,经铁岭至法库。时法库、康平一带都开辟为战场,康平县城及城北刀兰套海、敖海窝堡、八家子等地都为日军前沿阵地,日军还在法库大孤家子、三面船、依牛堡子、五家子、满洲屯、赵家窝堡等地设立了兵站和野战仓库,作为后方基地,还在依牛堡子设立了野战医院。乃木希典率的第三军从2月1日侵占法库,于同年12月9日率军离开,时间长达10个月零8天。

另一支部队是攻占铁岭城的日军第一军。当时俄军原打算据守铁岭,阻止日军北进。俄军“于县南各电修治道路,以备运兵,又于邑之南修战垒,据凡河以御之”。俄军还在龙首山一带修筑工事,挖堑壕,设炮台,以拒日军,同时掩护从抚顺方面败退之俄军。3月中旬,日军在陈千户屯击破俄军销懿路防线,进占范家屯及新台子火车站。日军菊池大队由张楼子渡凡河,与攻占树芽屯的小原联队会合,合队攻城南八里庄。俄军则利用驻跸山、龙首山开炮轰击。这时,正从铁路沿线北进的日军第一军之一部,因铁路被俄军破坏,遂溯辽河而上,于3月16日占马蓬沟,进尔攻占了龙首山、龙尾山高地.俄军不支,死尸狼籍,溃不成军。俄军遂焚烧铁岭火车站及粮食物资,炸城北铁路桥仓惶北去。日军于当日占领铁岭。

第三支日军是攻占开原的日军第四军。日军攻占铁岭的同时,开原为日军秋山支队攻占。时日军第四军兵站本部设在当时开原城东南角的小孙家台,8月,兵站司令部迁至火车站。

日俄战争后期,俄军败退至昌图老城北10公里处屯兵相持,日军则屯兵老城南5公里处,双方相持至八九月间。9月5日,日俄在美国朴茨茅斯签订停火协议,实际停火线划在昌图二道沟(今昌图站)一线。当年12月以后,这批日军参战的野战部队陆续撤出,由其他部队替换。


二侵驻辽北的日军概况及其侵略行径

(一)日军在辽北驻军概况

侵驻辽北的日军从编制上大约可分为3个序列,即:日军野战部队、铁道守备队、宪兵部队。

1、驻辽北的日军野战部队

日军侵入辽北的野战部队除日俄战争时期的日军第一、三、四军外,在日俄战争以后,1906年2月,日辽东军第55联队二大队接管了开原,1907年又移交给“满铁”守备队。俄战争以后,“九•一八”事变之前,铁岭驻有日军野战部队一个旅团司令部及一个直属联队(相当于团)。当时日本在我国东北常驻的有野战部队的一个师团,归关东军司令部指挥,驻东北的日军野战师团每一、二年与国内换防,至1930年,先后有十来个师团驻过东北。据春秋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一书中的资料显示,1936年以前,驻东

北的日军野战师团,由于在国内留有守部队,故编制较国内常设师团略小。计每师团编制步兵旅团2,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通信队、辎重队各1,定额兵力为1O583人。

1930年间,日军驻南满的野战部队为第16师团,下辖第19旅团和第36旅团及直属联队。其兵力基本都配置在长春、公主岭、铁岭、沈阳、辽阳、海城、旅顺等铁路沿线城市。其中,第36旅团司令部设于旅顺,第19旅团司令部设于铁岭,师团司令部设于辽阳。

驻铁岭的第19旅团其旅团长先为汾阳少将,后由中村滨作少将接任。旅团下辖第9联队和19联队,其中第19联队与旅团司令部一起驻铁岭。具体驻地在当时城内松岛町东侧,商品陈列馆东郊(今铁岭县春园宾馆处),北与日本寻常小学(今市委办公楼)为邻。日军联队相当于团。驻铁的第19联队下辖3个大队,一大队驻当时的东大营(今铁岭公园东侧)二大队及联队机关同旅团司令部驻一处,三大队驻铁岭西大营(今市轧钢厂院内)。“九•一八”事变以后,驻铁岭的第19旅团移驻到长春。

昌图县八面城驻有日军步兵第17联队的2个中队(四中队和六中队)。驻地在今八面城东火车站东南约600米处,建大营1座,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周围深沟高垒,戒备森严。1941年12月24日,这支部队撤走。以后,这里由1营蒙古兵驻守。1945年6月,日本奈良部队约4000多人由前线败退至八面城,8月12日才撤走。

2、侵驻辽北的日军守备部队

日军守备队正式名称为“南满铁道独立守备队”。是关东军司令部的直属部队。它最初是以“维护南满铁路安全”为借口驻扎在长春至大连,安东至奉天铁路沿线的警备部队,实

质上,它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军事侵略部队。

这支部队是于日俄战争以后侵驻东北的。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俄国战败,日本从俄国手夺取了中东铁路支线南满铁路(中国长春至大连)的全部特权,包括铁路的所有财产和俄国在中国铁路两侧强征强划的“铁路附属地”及驿站通讯设施等。日本又通过压逼清朝政府就范的方式,获得了经营安奉铁路(安东至奉天)的权利,还获得了在铁路沿线每10公里驻军15名的驻军权。

1906年,日本开始筹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随即“接收”了铁路两旁的所有“附属地”,同时又进一步将额外霸占的大量土地强行划入“铁路附属地”。“铁路附属地”内的一切,均由日本派驻中国的有关机构分别掌管,对居住在这里的中国人实行殖民统治。辽北地区的昌图、开原、铁岭都在铁路沿线的“铁路附属地”内,都分别驻有日军守备队。

“九•一八”事变前,铁岭驻有日军守备队的1个小队,事变时调到沈阳参加攻打北大营。事变后,铁岭的守备小队扩为守备大队,队长为丸山定中佐。伪满洲国成立后.铁岭守备队经常对周围地区抗日武装进行扫荡.对辽北人民进行血腥镇压。

开原当时驻守备队1个中队,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先后建了北大营、军火库、靶场、狼狗圈、养马棚等军事设施。

昌图县和法库县也都分别驻有日军守备队,驻昌图的日军守备队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还制造了一起骸人听闻的血洗周家网惨案。

3、侵驻辽北的日军宪兵队和工兵队

宪兵原是负责对日军内部军风军纪进行监察的人员,故人们通常称宪兵为军事警察。事实上,日本宪兵部队一向都是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刽子手。

日军驻东北的宪兵队原属辽东兵站监。1905年辽东兵站监撤销后改编为“关东宪兵队”,总部设在旅顺口,铁岭驻1个分队,地点在铁岭附属地松岛町东南,今铁岭公园北面的铁岭县武装部旧址处。当时宪兵队隶属日本国内宪兵司令部,关东宪兵队编为第十五宪兵队,铁岭分队称为第十五宪兵队铁岭分队,下辖昌图分遣所。1907年10月7日,驻铁宪兵分队改称关东宪兵队铁岭分队。1919年设关东军司令部以后,日本对关东宪兵队的隶属关系和权限也进行了调整,关东宪兵队专门负责对关东军执行军事警察业务,并划归日本国内宪兵司令部直属。铁岭仍设宪兵分队,下辖开原分遣所。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宪兵队的任务和隶属关系又发生变化,1932年6月,关东宪兵队被划入关东军序列,由对关东军执行军事警察业务改为在关东军指挥下的一个军事警察业务机构。更直接地参加对中国人民的镇压和迫害活动。1932年5月5日,铁岭宪兵队降格为分遣队,1933年3月改为分驻所,1936年五月又改为分遣队,1945年7月,关东军铁岭宪兵分道队编入关东军第一特别警备队,以后转入作战部队。

伪满期间,开原驻有关东宪兵队约200人。

当时日军根据军事需要,在辽北的铁岭、昌图八面城等地还驻有工兵队,工兵队既参与军事工程方面的行动,也参加对我爱国武装的镇压。昌图工兵队曾同守备队合谋制造了周家网惨案。驻铁岭城内的工兵队营地在当时关东军仓库与寻常小学之间(今市委大院与老粮库之间)。1939年铁岭东关发生大火,铁岭工兵队曾前往救火,途中汽车翻倒,40名工兵死于车祸,后来工兵队向上谎报说是讨伐“匪贼”阵亡。铁岭除县城内驻有工兵外,在城外现市种畜场内的黑牛圈子还驻有两个工程兵大队,负责督建黑牛圈军用仓库工程。

(二)日军在辽北地区的侵略行径

侵驻辽北的日军,无论属于哪个序列,其本质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穷凶极恶的侵略工具,他们在辽北犯下了大量侵略罪行。日军在辽北地区犯下的军事侵略罪行,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日军直接制造或参与制造了对辽北人民的屠杀和对辽北抗日活动及抗日武装的镇压;二是在辽北地区营造侵略东北乃至侵略全中国的军事后勤基地。

1、屠杀辽北人民,镇压抗日武装

日俄战争期间,辽北地区是日俄角逐的战场,战火所及,辽北人民蒙受了深深的灾难。在战区内,民房被摧,无数居民饮弹丧命。战及后期,日、俄两国军队分驻昌图县老城一

线南北相持,把老城夹在中间,老城人民受日、俄双方反复蹂躏,苦不堪言。俄为败兵,逞穷凶亡命状,屠戳掠抢。无所不为;日兵胜,兵骄且残,无所不用其极,动辄以俄国探嫌为名,屠杀中国百姓。有些地方的日军甚至把当时为俄国人赶过车驭过马的,挖过堑壕领过路的统统视为俄国探嫌,边抓边杀。据日本人自己在当年留下的档案中记载,日军占领铁岭以后,几年之内,抓了间谍嫌疑犯96人,杀15人。据铁岭文史资料介绍,鲁迅先生在著作中提到的他在日本仙台留学时十分痛苦和压抑地看到学校放映日俄战争时日军杀中国“间谍”的幻灯片,其中的屠杀事件就发生在辽北开原。而那些被当作“嫌疑犯”的人,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无权过问,日军对他们刑讯逼打,采用压杠子,灌凉水、煤油、辣椒水,乃至喂狼狗等非人手段,许多人被折磨至死。而战争期间,两国军队争抢民间财物,奸淫妇女等更司空见惯。据昌图旧县志《乡土志》记载,当时昌图境内居民“幸脱的,远避外地,被困的,饿死、吊死、被杀、被辱者,充塞道路”。日俄之战,辽北人民流离失所者何止数千家,死伤道路者何止千万人!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北地区的侵略行径更是罄竹难书,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统治时间长达14年之久,日军的许多犯罪史实被故意掩盖了,造成史料十分残缺。现将仅能寻到的日军罪行史料辑录如下。

1914年8月17日,驻昌图八面城的日军以举行军事演习为借口,故意挑衅滋事,与中国当地军警发生冲突,日军枪杀了当地民间武装乡团团总,押走团丁多人。随后,日军又增派一个中队强行进驻八面城以北的吉林郑家屯。铁岭、开原、昌图的日军也都处于戒备状志。当时的袁世凯政府不但没能制止日军在辽北的扩张,反而命令奉天省公署向日军偿付1.2万元“慰劳金”,对在八面城冲突中行凶的日军进行“慰劳”并致歉意。

日军守备队以保护铁路安全为名,对附近穿越铁路的农民常常随意枪杀。1927年2月,昌图桓沟于农民唐文玉因过铁路而被驻桓沟子站的日军枪杀。

1929年日军制造了铁岭事件。当年9月23日,驻铁岭的日军宪兵队六七名宪兵酒后到清乐茶园(剧场)寻衅滋事.铁岭县公安大队派人前去制止,日宪兵不但不服从中国警察劝阻,反而大打出手,双方发生冲突,日宪兵回去后,日军守备队、宪兵队和日本驻铁岭的第19旅团司令部派大队兵马封锁街道,包围了县公安大队,将全队缴械带走,并拘商民百余人,令他们排跪平地,百般凌辱。只身避难的公安大队长芦振武愤而自杀。此事经辽宁交涉署交涉,至9月28日方将拘押的公安队员及枪械返还一部分。9月30日,日方又无理取闹,提出要中方赔30万元为4个受伤的日本兵治伤,辽宁交涉署严辞拒绝,从此铁岭事件成为悬案。铁岭事件实质是“九•一八”事变的前奏之一。

1930年9月12日,中方照会日方让其拆除其私自在铁岭城内广裕街设立的标桩。当夜,驻铁日军守备队未经任何照会,突然在城外举行实弹演习,顿时枪声大作,子弹穿墙入室“全县人民饱受惊惶”。直到“九•一八”事变,这种荷枪实弹的演习时常发生。

1931年9月上旬,日本侵略军头子本庄繁到铁岭视察驻铁日军。9月18日夜,“九•一八”事变爆发,驻铁日军守备队在队长丸山定带领下,干当夜凌晨2时即赶到沈阳北大营参战,由此可见,铁岭当时已是日军侵略东北的一个据点。1931年9月3O日,日军驻铁岭守备队步兵第五大队本部在步兵大尉中山孝一的率领下,协同从沈阳开来的日军重松支队,从凡河、柴河河谷向北进攻扫荡,在鸡冠山一带与东北军第六旅及讲武堂之一部发生激战。10月1日,日军经开原侵入清河河谷。

1931年12月上旬.铁岭日本守备队一个中队协同伪开原警察大队,在日军派来的飞机和铁甲车配合下,到开原嵩山堡、马家寨一带围剿占中原、金山好、方振国等率领的抗日义勇军,打死义勇军士兵60余人,义勇军首领占中原壮烈牺牲。

1932年1月11月夜,抗日义勇军金山好、方振国部进铁岭城砸开监狱,解救出被押同胞。驻铁日军得讯采取“非常出动”,守备队长丸山定、宪兵队长藤川九十九、警察署长山猪重、工兵联队长成泽清等,率驻铁日军倾巢出动,企图消灭义勇军。幸义勇军凭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迅速退撤,甩掉敌人,未造成重大伤亡。

1932年2月28日,活跃于辽宁铁岭、抚顺一带的民间抗日武装赵亚洲的“抗日总队之第三骑兵队队长兴玉生率部攻克了抚顺城。铁岭日军闻讯后,当即派出守备队300余人,又派公安大队的马、步、炮队400余人,“携带大炮六架、铁甲车一辆”向催阵堡一带开进,29日晚4时抵张楼子村,对抗日总队发起进攻,后来,这支日军又先后在辽海屯、陈千户、熊官屯、大甸子等地与抗日总队交战,据敌人自己的战报中写到:此次军事围剿,在大甸子“获金山好旗二方,抬枪、套筒数杆,毙匪甚多,活捉9人交铁”。从中可知许多抗日战士死于敌人枪下。1932年3月末至4月初,日军为打击辽北抗日力量,调集了驻铁岭、开原的独立守备队、宪兵队、工兵队及铁岭、开原、西丰、东丰、清原等各县公安队和警察队及地方乡团反动武装,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县会缴”。并调来了原辽源巡阅使、大汉奸张海鹏的伪骑兵宝山旅,东进开原、铁岭、西丰;调原东边道镇守使、汉奸于从芷部,出清原西进。出总兵力约1万人,对活动于铁岭、开原、清原、西丰边界清河沟、柴河沟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三十九路军开展大讨伐。由于敌众我寡,义勇军遭到血腥镇压,3000余名义勇军战士绝大多数壮烈殉国。在柴河沟、韭菜峪、清河沟、老下坎一带,“遗尸遍野,河水尽赤……,死尸漫散各沟,无地无之,沿道匪(捐义勇军)尸横卧野”。日军、伪军为报功请赏,有的割下义勇军战士的人头,有的割下耳朵,车载马驮,拉回来报功。有的为了争功,甚至把给义勇军赶过车、喂过马的老百姓也都当做战俘抓了起来。

1932年9月初,东北抗日义勇军第15路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刘翔阁率部围攻法库,前后围城28天,后来由于敌人援兵到,义勇军于9月底撤走。IO月,驻法库的日军守备队将被抓捕的33名中国人,以盗字名义,拉到法库西门外陶屯南甸子,全部用机枪射杀。11月,日军守备队在法库秀水河子一带抓来10名50岁左右的农民,以“惯匪”罪名集体活埋。

1936年7月,驻昌图八面城日军警备队接到报告说,在付家一带有绿林抗日武装“海红”部的200多人在活动。警备队指导官男中勇助领队前去围剿,没发现踪迹,他们便随意抓了一些老百姓为“嫌疑犯”,回途经曲家店一带时,遭“海红”队伍袭击,警备队死了30多人。日军把尸体运回后。于1936年9月在八面城建了一座”殉国忠魂碑”,每年8月,都强令八面城各学校师生到忠魂碑碑前默哀3分钟。

1945年8月下旬,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期间驻昌图等待缴械受降的日军守备队又制造了一起血洗周家网的血案。日伪统治东北14年,辽北人民仇恨怒火郁积已久。当年日本为永久霸占东北,曾从国内大批移民到辽北,名为开拓团。当时在昌图、法库、康平边界地区都驻日本开拓团。当年开拓团依仗日本势力,耀武扬威,与周围地区民众矛盾很深,平时中国民众敢怒而不敢言。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出后,积郁已久的民族仇恨愤涌而出,周围民众与日本开拓团发生一些械斗事件。日本驻昌图工兵队队长岩保,与县属官中村得知此事后,即率正待缴械投降的日军工兵队和守备队到开拓团附近的周家网(现属两家子镇)进行杀戮和血洗。屠杀周家网村民17人,烧房七十多间。

除日军的军事武装外,日军宪兵队更以特殊形式残害辽北人民。

2、在辽北营造侵略基地

由于辽北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日军自侵入辽北以后,便极力设法将辽北营造成日本侵华的基地。早在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军便在开原、法库、铁

岭等地设立了兵站、仓库和医院。以后,日本又利用铁岭交通便利的条件,下力营造铁岭军事后勤供给基地。据铁岭县志记载:日军营造的设施有:军用仓库五座,卫戊医院一座,还有一个兵器支厂。现分别介绍:

⑴关东军铁岭支库,其前身为第一线军用仓库。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军为解决驻满洲部队的粮草补给,先在奉天建了陆军粮秣支厂,当年3月日军占领铁岭,7月在现铁岭城内粮库的位置设立了粮秣支所,关东军编成后,将铁岭粮秣支所交关东军管理仓库事务的720部队,并组成关东军铁岭仓库。因此,铁岭仓库又称720部队。库内设有铁路专用线,负责对大石桥以北及安奉(丹东、沈阳)铁路沿线日军的粮食补给,同时还给日本国内精选高梁等。

关东军铁岭仓库第一任库长是前田泮次,“九•一八”事变时是第21任库长武部久平。从现存的由日军自己编记的《铁岭支库略历》中,可以看到这个仓库在日军侵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正七年(1918年),日军出兵西伯利亚之际(指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向长春临时仓库追送补给。

大正12年(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际,向内地(指日本国内)运送大米五千石及防雨蓬布数百件。

大正14年(1925年)12月,奉郭战时(指郭松龄反奉之战),为到达东北的部队做战时补充准备。

昭和3年(1928年)5月,中国时局紧张之际(指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时,日军在济南制造惨案,防止北伐,该惨案中国军民死伤4000余人),与奉天临时仓库协力给出动部队以物资补充。

昭和6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铁岭支库)冒着巨大危险和困难,屡次把补给点向前推进,以保证对出动部队的物资供应。并经常集中、囤积粮食和其他所需物资,以便迅速向前线补给。

从以上记载中不难看出,日军关东军铁岭支库已成为侵华日军的重要物资基地。

(2)铁岭第二关东军仓库,地点在今市物资贸易中心至铁岭县种子站处,这个仓库主要存放供日军军官用的军需物品。

(3)下甸子关东军仓库,位于铁岭县城南25公里,今铁岭县腰堡镇内,此库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修建,有铁路专用线,库区占地方圆40华里,库内有若干山洞,储存弹药、军械、油料、军服等大量物资。

(4)黑牛圈子关东军仓库,位于铁岭市城南现市种畜场黑牛圈子。此库1944年开始修建,库内设有铁路专用线。当时修建此库的设想十分庞大,从东北各地征了10万多劳工进行施工,还有两个日军工程兵大队。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这里只修了一些山洞,仓库没建完,日本帝国主义就投降了。

(5)平顶堡关东军仓库,地址在今平顶堡镇松木岭子附近,库内储存大量汽油,飞机用炸弹,军械枪支、弹药等。占地方园几十华里,设有铁路专用线。

(6)日军铁岭卫戌病院。该病院原址在“铁岭附属地”东头(今铁路小学校址),该医院原没有多少伤病员,“九•一八”事变时院长为小野继二,以后由于日军同东北一些抗日武装作战,该院伤病员大增,其在日本侵略中的地位也愈明显上升。该院一直到“八•一五”日本投降,医护人员纷纷逃到日本居留民地内,院产为中国接收。据铁岭县党史研究室保存的当年驻铁日本人藤枝茂,池田武雄等人的回忆材料——日本投降前后•至遣返、在铁岭)(第13卷)一文中记载,战后日本人遣返时,铁岭医院患者与军人共有1000多名。

(7)关东军兵器厂支厂,又称关东军修械所。地址在关东军铁岭支库东侧(今东电一公司院址处),院内设有森林式小火车道和蒸汽机车等设备,负责修理和制造兵器,工厂厂长军阶为工兵大尉,1931年时厂长为清野亭作。

日军侵占东北的40年间,利用他们在辽北营造的军用后勤基地,大大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辽北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犯下了难以计数的罪行。

主要资料来源:

《铁岭文史资料》第四辑、第八辑,《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武守忠:《日本侵略者屠杀辽北抗日军民的罪行》、《日俄战争后驻铁岭的日本侵略者》,卢烨:《铁岭事件是“九

•一八”事变的前奏之一》、《侵铁日军部分军官略历》,赵儒:《日本侵略者在铁岭》,张冠:《日本宪兵队在铁岭活动始末》)

《中共铁岭县委党史研究室存档资料》第十三卷

《中共开原县委党史研究存档材料〈门伪暴行〉》部分

《中共昌图县委史志办存档材料(日伪暴行)》部分

《铁岭县志》、《昌图县志》、《法库县志》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王芸生著,三联书店1982年出版

《辽北抗日风云》邬海文著,辽沈书社1992年出版

《辽宁抗日风云录》胡淑英、李秉刚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东北抗日义勇军史》温家录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耿成宽、韦显义编,春秋出版社1987年出版

《清末东三省绿林各帮之产生、分化及结局》,宁武著,载于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32.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