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一线领路人——访全国人大代表、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

发布:2018-06-20 15:54 阅读:1607 次 【 字体:

吴艳良,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2年2月出生,2010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部书记、昌图县丰满源玉米种植合作社党支部书记,2017年1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2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采访者:您是2010年3月回村创业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请介绍一下几年来是通过什么举措把一个贫困后进村变成为富裕示范村的?

吴艳良:我们东兴村地处昌图西南部,与开原市毗邻,全村区域面积12032亩,耕地8284亩,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屯,490户,1656口人,素有“七道沟八道岭”之称。村民都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东兴村党总支下设东兴村党支部和丰满源种植合作社党支部,共有党员49名。目前,东兴村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2012年被中共昌图县委、昌图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2013年被中共铁岭市委、铁岭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家园示范村”,2017年被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规模化发展示范村”。2016年6月,我本人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高中毕业后,赶上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市场经济,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为谋求生存,走出村庄、投身商海。在外做生意的的前两年,我也曾将亲戚朋友借来的钱赔了个底朝天。面对困境,我没有退缩,理智告诉我,既然选择了经商做买卖,就得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但不能蛮干。经过在风浪中的多次搏击,我终于打了个漂亮翻身仗,运输和饲料生意走上正轨,年收入稳定在40万元左右。期间,我每次回村里看望父老、访亲朋时,总想回村里为乡亲们干些实事好事,并多次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8年7月份,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3月村“两委”换届时,我回村参加竞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8年来,我始终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共建模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富民强村、村社合一、扶贫致富的新路子。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坚持实施惠民工程,让全村群众都能共同享受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让全村百姓切切实实地享受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一是修桥铺路,打通村民脱贫致富路。面对着“七道沟八道岭”的东兴村,泥水路、断头桥、行路难成为了多少年来阻碍村民脱贫致富一道坎。我想群众急什么,咱村干部就先办什么。2010年4月,我在当选后首次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表态:3个月内让全村人出门走路脚不沾泥,不把路修好,我就主动下台。经过实地勘察测算,要修通全村的路、桥涵至少需要50万元。当时村集体欠外债100多万元,有的村干部主张缓一缓、放一放,等向上级争取下来资金再动工。我认为村干部不能总是依赖等、靠、要,为群众解忧,为百姓造福一刻也不能等,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全村人盼了几十年的路修好。我带头到银行担保贷款,找关系托朋友借款、赊料,最后缠着妻子把家里做生意用的15万元流动资金拿来救急。从开工起,我就吃住在现场,搞测量、运石料、筑路基、铺路面,晚上带人打更,夜里实在冷的不行,就钻到路边苞米杆子垛里取暖。历经3个月的努力,共修通了主路13公里、屯道8公里,修筑了8座水泥混凝土桥涵,实现了屯屯通、户户通,村路两侧栽上风景树万余株。看着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也积极响应、主动捐款,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又筹款11万元。新修的村屯道路,不仅成为方便群众出行的“便民路”,更成为村民们发展产业的“脱贫路”“致富路”,仅村里的贩牛经纪人就多出了10多人,每年将黄牛贩运到全国10多个省份,每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二是创优农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昌图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兴起,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有效载体。东兴村农机保有量低,而且村民们依靠的都是传统分散的、小户种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也承担不了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于是在2013年7月,我带领村上4名党员,投资100万元,率先创办了丰满源玉米种植合作社。2014年8月为了提高农机保有量,又成立了丰满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有社员106人,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农机农资库房1900平方米,社员培训中心600平方米,晾晒厂7000平方米,大型玉米烘干设备一座,农田作业车辆40台,农用运输车辆15台,农机具70台套,美国进口秸杆打捆机3台,农机总动力3100千瓦以上。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入股、代耕代作等经营模式,每年流转本村村民的土地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亩均高出100元,统一购买种肥每亩地节省上百元,为农户免费深松整地,年终分红,让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打工、发展养殖、贩运黄牛,每年使村民直接、间接增加收入100多万元。2016年5月,丰满源种植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社。目前,已流转土地1.1万亩,代耕代作1.5万亩,深松2万亩。通过打包秸秆,净化空气,合作社还解决了农民3万亩玉米秸秆处理难问题,共向电厂交售秸秆1.6万吨,增加收入70多万元。

三是强化党建,精准扶贫百姓共致富。2014年6月,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向镇党委申请成立了丰满源合作社党支部,支部共有党员5名,其中2名党员在东兴村党支部交叉任职。在将贫困户纳入低保兜底的同时,创建丰满源农业联合社“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共建模式,以社辅村,做实有钱办事,开展“合作社中党旗红”活动。通过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代耕代做、扶贫资金入股给贫困户分红三种方式,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协同村里把建档立卡的20户贫困户在2016年底就实现全部脱贫。我们村采取因人而异、因户施策的帮扶措施,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负责免费为他们代耕代作土地。四组的孟庆军、十一组的吴淑珍等贫困户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脱贫的,为这些贫困户代耕代作经营土地,每年合作社要多支出7万元。对于有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优先流转他们的土地。五组的袁丽颖,公公脑血栓,婆婆患膀胱癌,丈夫脊髓炎病变,18岁的孩子在校读书,对他们一家来说,仅靠家中的18亩耕地,脱贫就是没影的事。我把她安排到合作社里做后勤管理工作,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这样他们一家加上流转土地和年终分红收入的7000多元,再加上低保金,家庭收入达到了2.7万元,当年就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目前,合作社为本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个,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19人次,实现96人36户脱贫。

四是保障民生,服务百姓发展新农村。8年来,我带领东兴村“两委”班子,累计协调资金50多万元为村民修路、新修路边沟,村屯绿化、美化,栽植景观树榆900棵,建文化广场、上体育健身器材、重修村部与党员活动室、安装路灯。去年,村“两委”院内又修建了便民服务大厅,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交费、办证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村干部全程负责代办,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常态。今年又为了拓宽便民服务大厅的服务功能,信用社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村小额临时现金支取等业务都融入到便民服务。

采访者:作为农村基层代表,您是如何参会履职、尽责代言的?

吴艳良:作为农民代表,我的身后站着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农民兄弟,为“三农”鼓与呼是我的责任。参会之前,我进行了深入调研,将百姓心声征集总结;参会之中,我积极和其他代表学习探讨国家政策文件规定,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提出议案建议;参会回来之后,我及时向乡亲宣传贯彻“两会”精神,推进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我领衔提出了1个议案和3个建议。议案是提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改,建议村民委员会任期由每届三年改为五年,目前全国人大已受理我的议案提议。三个建议之一是建议国家应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要向农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加大补贴力度;之二是建议国家对农村乡村公路加大扶持力度,省交通厅应按照县级区域面积大小,乡村公路里数的长短等进行指标分配,以昌图为例,辽宁省内昌图地区面积最大,乡村公路公里数最长,目前,全县约有2020公里乡村公路未得到修缮,辽省交通厅目前只按照行政单位个数进行分配制修缮,若按现行标准计算,昌图县还需要近20年才能将剩余乡村公路修完,而与其他区域面积小、公路里数少的县比较是非常不公平的;之三是建议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国家应该对粮食主产区给予加大补贴和扶持。以昌图为例,昌图是全国玉米的主产区,但昌图县农民受改革影响经济损失很大,农民种植玉米和依靠玉米的养殖业收益损失很大,县乡财政税收也非常低。

在今年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我能够有机会面对面地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我终生难忘。特别是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过程中,我有幸作为农民代表作了发言,还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更是让我精神振奋,全身上下充满了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小康的力量。期间,我提出了三条建议:之一是切实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部分青年农民都选择进城打工,特别是能够考上大学、有点能耐的,都在外面闯,农村人力资本严重短缺,农村人才稀缺问题尤为突出;但相对年轻人来说,城市拥有完善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和农村相比具有绝对优势,所以引进人才和培养乡土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是驱动乡村创新发展的关键。首先,希望上级党组织、政府多向农村派选三农技术人才,帮助农民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其次,建立校地培养交流机制,将农村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实践基地,让更多的高校毕业人才能够感受农村发展,将自己所学服务三农;第三,出台更多利于本土及回乡创业人才补贴政策,让农村本土人才创业得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扶持。之二是加大农村产业发展投入力度。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首要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根基。但在经营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遇到了不少制约和阻碍产业发展的难题。首先,国家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例如在信贷上支持农业发展,减少购买农机税收,增加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国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补贴政策,例如昌图县是全国种植玉米的黄金地带,玉米质量要比周边省市高出很多,可政策方面却不如邻省,这大大降低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所以国家在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更应跟进配套的政策出台,这样让更多的农民更快地卸下种植包袱,积极寻求其他致富途径。之三是提升乡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是关键。乡村干部是农村的最基层干部,从修路打井到维护治安,从抗洪抗旱到外出打工,甚至牛吃庄稼、婆媳吵架、夫妻闹离婚之类小事也要管,村里的大事小情,样样都离不开村干部。但身处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乡村干部的工作环境艰苦,任务重、难度大、压力大、待遇低,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首先,提高在职村干部待遇,一方面要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待遇,让他们在干部队伍中有更多的存在感,另一方面要提高其报酬标准,保障其生活标准,激发其带领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其次,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第三,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乡村干部“老有所养”后顾之忧,使乡村干部扎根宽心在农村好好干。

采访者: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您对东兴村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愿景规划?

吴艳良:近年来,东兴村的农业发展创新了新型主体经营模式,让东兴村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后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工作真正落实在优化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上,落实在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改善民生上,落实在精准扶贫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上。一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致力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作社实现从单一的玉米种植转向农产品附加值高、收益高的多样化种植,目前已率先种植1000亩的马铃薯,今后将继续加大对东兴村整体的农业种植产业调整力度,计划种植1000亩红高粱、1000亩水浇麦、1000亩黑玉米、500亩马铃薯,并进一步与辽宁粮食集团合力发展“社库合一”新模式,筹划建立蔬菜大棚、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村农民经济多元化发展,走出一条属于东兴村的致富路。

二是加强民生建设,为村民提供综合性保障。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解决农村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继续拓宽便民服务大厅的服务功能,今年将信用社粮食直补、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农村小额临时现金支取等业务都融入到便民服务中,实现“办事不出村,难事不求人”,突出解决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同时,我与村“两委”还商议酝酿建设东兴村集贸市场,规划设立商业服务门市360平方米,完善村级卫生所、畜禽防疫站、幼儿园等服务功能,为百货商店、生产资料超市以及电子商物提供有利平台,让村内各项服务达到城镇社区化标准。

三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扶贫攻坚是习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动员令,在建成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扶贫攻坚不但有决心,而且更有底气。我们村“两委”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将实现全村全民全面脱贫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合作社为载体,继续推进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今年我们又将15户贫困户的土地全部流转入股到合作社,还将他们32人全部纳入到合作社,因人而异,安排适当的工作,平均每人每月工资收入1500元,保证年底全部脱贫。同时,为发挥一线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东兴村在今年实施“共产党员机车”先锋工程,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负责免费为他们代耕代作土地。

费鹏程 杨魏

本文网址:http://lntldsw.com/news/53.html

备案号:辽ICP备2023010817号

铁网管备002014007

技术支持:大友科技